(2)《大規模工業廢水新型活性炭吸附深度處理工藝》方案,此工藝已有應用于10萬噸/日工業廢水處理的工程實例,效果很好。其工藝路線為:
“現終端出水——中間提升泵站——活性炭吸附過濾系統”。
(1)本次比較設計規模按2.0萬噸/天。
(2)進水按正常運行時現終端出水COD=100mg/l,總出水要求達一級A標。
(3)兩方案的中間提升泵站大致相同不參與比較,只 “臭氧氧化”、“濾池”和“吸附過濾”、“活性炭再生”進行比較。
(4)工程投資均不考慮征地費及拆遷費等。
(5)關于O3氧化工藝:《給水排水設計手冊—第5冊城鎮排水》指出:“三級處理的臭氧化單元可參考下述經驗參數設計:降解COD時,臭氧消耗量為降解1mg/l 的 COD消耗4mg/l的O3(臭氧化氣);接觸時間為15-60min”。臭氧氧化小試,每去除1mg/lCOD約消耗1.4—2.7mg/l臭氧,且隨出水COD降低而逐步增加??紤]當前臭氧大多采用催化氧化,或臭氧和其他工藝聯合應用,投加量應小于單獨投加臭氧,故本次比較按2.0mg.O3/ mg.COD計算;接觸時間30min。本廠需臭氧氧化COD為:從110mg/l降解至50mg/l;臭氧投加量為100—120mg/l;需安裝產量20kg/h(裝機340KW)的臭氧發生器5臺。臭氧發生器采用國產設備,設備費約2000萬元(國產20萬元/kg.O3.h-1;國外設備30-40萬元/Kg.O3.h-1)。
表2-2 綜合比較表
項目 | 臭氧氧化方案 | 新型活性炭吸附方案 |
建設投資 (萬元) | 3550 | 2240 |
經營成本 (元/噸水) | 1.60 | 0.615 |
總成本 (元/噸水) | 2.048 | 0.776 |
污水處理服務費 (元/噸水) | 2.60 | 1.05 |
優點 | ①臭氧的反應速度快,構筑物少; ②臭氧尾氣經轉化為氧氣,生化系統可利用;不產生污泥,無二次污染。 ③在去除COD、消毒的同時,可除嗅、脫色。 | ①、投資較??;運行成本低; ②、出水穩定,可除臭、脫色; ③、無污泥、濃水等二次污染, ④、有機污染物分解為可燃氣 體,可再次利用。 ⑤、耐沖擊負荷強,可根據需要 調整再生周期。 ⑥已應用在大型工業廢水處理項目中(高密二污)。
|
缺點 | ①設備投資大,國外設備價格貴; ②電耗高,運行成本高; ③設備復雜,高壓放電管壽命短,維修成本高; 4.操作難度大,對運行人員素質要求高; 5設計的投加量可能不夠,實際運行成本還要高。 6應用在大規模污水處理項目實例很少,效果不理想,風險大。 | ①構筑物及設備較復雜; ②運行控制要求較高;
|